首页 > 世界杯 > 四问李铁找答案,国足到了“以攻代守”的时刻了

四问李铁找答案,国足到了“以攻代守”的时刻了

发布在世界杯 2021-10-08 10:31:13    作者:立志中野80评分

制造三球,“平趟”越南,武磊几乎是凭一己之力为国足带来了12强赛的首场胜利,为这场“生死战”泼墨了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。经过近一个月的反思和“重新定位”后,李铁祭出了全新的战术,然而,除了王燊超&武磊的“海港连线”之外,国足在比赛中的表现缺少亮点,少帅的压力并未随着首胜的到来而减轻多少,对其执教能力的质疑依然是坊间热议的话题。

1.头重脚轻的大名单,“压榨”老将合适吗?

“现阶段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对越南的比赛,我们必须想办法拿下。”李铁在赛前采访时的表态掷地有声。对于在第一阶段两场比赛中零射正的国足来说,要想取胜就必须对中前场进行幅度较大的调整。

双方此役的首发阵容。

李铁的决心在择定此役大名单时体现地淋漓尽致,他只挑选了6名后卫,多名在对阵澳洲和日本时扮演重要角色的中场球员落选,锋线编制非常庞大。在过去的两场比赛中,武磊和艾克森的出镜率很低,负责给他们提供支援的张稀哲与尹鸿博有辱使命,这让李铁做出了简化中场、主打锋卫连线的决定。

减少中场,增加前锋,李铁逐渐找到了适合这支国足的阵型架构。

尽管没有选择激进的压迫式打法,但李铁的球队也放弃了对控球权的争夺,比赛会因为频繁的球权交替而陷入拉锯战模式,这对老将居多的国足来说是不利的。第一阶段的两场比赛,李铁排出的首发阵容平均年龄均达到了30岁,此役,国足首发阵容的平均年龄为31岁,30岁以下的球员只有蒋光太、张玉宁和刘彬彬。里皮时代的国足便已现暮气,李铁上任后有意加速年轻化阵容,但到了12强赛的关键时刻,少帅依然将信任票投给了老将,这为下半场的失控埋下了伏笔。

开场后,国足便快速通过中场,直接将皮球交到锋线球员脚下。

2.既定计划执行不力,国足为何反应迟钝?

在首战的赛后总结中,国足教练组认为“低估”对手是酿成惨败的主要原因。当高位压迫无法奏效,国足被迫向己方禁区收缩的过程中,球员们的思想并不统一,三线之间的距离控制地很不理想,被澳大利亚连续打进两球。此役,国足的开场三板斧依然没有奏效,李铁还是没有准备好B计划。当张玉宁和刘彬彬遭遇包夹,进攻陷入停滞时,国足选择了比较消极的比赛方式。既没有投入更多的兵力组织边路进攻,也没有勇于尝试带有突然性和冒险性的向前传球,大量的回传和横传消磨了时间,球员们似乎是准备熬到中场休息再接受主帅的进一步指令。

424阵型的前后割裂感十足,刘彬彬缺少来自边卫和技术型中场的支援,很容易陷入包围。国足的进攻被对手遏制,球员们的选择愈发保守。

易边之后,国足的进攻方式果然有所改变。当越南开始将阵型前移组织进攻时,李铁的球队看准时机利用长传策动攻势,艾克森与张玉宁完成头球接力,武磊单刀射门被扑,张玉宁跟进补射中鸪。尽管抢先打破了僵局,但国足首发阵容的体能已经进入了瓶颈期,刘彬彬、艾克森和张稀哲等人失去了冲击对手的能力,无法继续扩大比分来为主帅的战术调整增加转圜空间,李铁面临着到底是继续坚持四前锋,还是改变阵型以保住胜局的两难选择。

下半场,国足的进攻果断简洁了很多,艾克森和张玉宁头球接力,武磊射门被扑,张玉宁补射得手。

在韦世豪、阿兰和蒿俊闵出场(54’)之前,国足已经取得了领先优势,李铁的调整是为了谋求扩大战果,选择性地忽视了己方在体能方面的劣势,以及越南对中场的控制力。李铁做出第一次调整后,国足在场上的11人里有三到四名球员无法在防守端提供足够的输出,越南轻松地掌控了比赛,集中力量从中路打开缺口。

3.中路门户洞开,队长的帮手在哪里?

在对阵澳大利亚和日本的比赛中,国足在后腰位置上的问题便已经暴露出了。经过近一个月的备战,李铁依然没有找到了填补后场中路漏洞的方式,送给了越南两粒进球。

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,武磊和吴曦的表现都很挣扎。

球员时代的李铁是典型的中场工兵,但他在执教后却似乎不喜欢使用所谓的防守型中场,更乐于在四战之地堆积“8号”球员,在双前锋身后安排前腰负责最后一传。李可受伤之后,国足阵中已经没有能够应付高强度对抗的后腰人选,李铁改造吴曦、重用张稀哲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进攻,这在40强赛阶段是可行的,但到了强度更高的12强赛阶段便显得难以为继。在单后腰体系中,吴曦既要上抢延阻持球人,又要时刻留意禁区弧顶区域,很容易在“瞻前顾后”的过程中陷入两头不靠的尴尬境地。

在越南队连进两球之前,国足的后场中路已经沦陷,李铁的换人对防守造成了明显的削弱。

李铁将吴曦固定在后腰位置上,不仅埋没了这位全能中场的助攻能力,削弱了国足的后排进攻力量,还没有起到拱卫防线的效果。在对阵日本的赛前训练中,李铁“单聊”池忠国,最终却没有安排他出场;到了需要追分的阶段,李铁安排蒿俊闵与吴曦搭档中路,为“归化帮”提供支持。令人意外的是,李铁在对阵越南的比赛中却没有继续使用这对文官中场组合,而是起用了在首战中表现糟糕的张稀哲,池忠国只获得了20分钟的出场时间。

后腰不设防,李铁在换人调整方面的失误放大了国足的短板。

在池忠国出场之前,李铁又完成了一次换人,受伤的王刚被于大宝换下,张琳芃移镇右闸。场边只有两名替补后卫可供选择,一次被动调整改变了防线上的两个位置,于大宝完全不是应付“小快灵”锋线的理想中卫,李铁为自己选择的“头重脚轻”的大名单付出了代价。

4.武磊为“本土”球员正名,锋线新思路值得延续吗?

里皮带队征战40强赛期间,国足的锋线实际上是3“前锋”(杨旭、艾克森和武磊),而不是传统的1中锋+2边锋配置。面对马尔代夫和关岛等弱旅时,国足不用担心中场控制问题,锋线冲击力较强的优势很容易发挥出来;当面对实力较强的对手时,国足的中场和边路无法对前场提供很好的支援,三“前锋”与大部队之间的联系就会被切断。李铁上任后围绕武磊和艾克森制定战术,通过边路为“双前锋”提供支持。

在对阵沙特和澳大利亚的比赛中,越南防线的后点区域多次被打击。埋伏在后点的武磊送出致命一击,国足教练组的赛前准备工作是非常充分的。

经历了唐淼受伤,以及多名中场球员先后“拉胯”的打击,李铁意识到现阶段围绕中场搭建战术已经不现实,必须回到里皮时代的3“前锋”老路上来,张玉宁能够获得首发便是基于这种思路。艾克森在联赛中状态不俗,但来到亚洲赛场便失去了锐度,国足锋线上最可靠的球员还是武磊,队友们需要将开火权交给这位具备欧洲节奏的射手。

回归里皮时代的三前锋架构,李铁需要继续围绕前锋群建队。

赛前表示要主打边路进攻和头球战术,实战中却没有采取疯狂传中模式,两名中锋也都不是主攻手;在刺刀见红的阶段能够耐心组织传递,通过左倾化的“非对称攻势”为弱侧的武磊输送炮弹,准确地抓住了越南防线后点空当较大的弱点……从前两战进攻交白卷,到此役打入三粒进球,国足教练组的工作还是值得肯定的。防线和后腰位置顽疾难除,国足要想争取好成绩必须要围绕锋线建队,通过“以攻代守”的方式转移压力。此役效率不错的三前锋组合能否得到延续,或将决定李铁的球队在12强赛阶段的最终走势。

(猫眼看球)

本站声明: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,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推荐阅读